咏诸色牡丹同黄少保诸公赋

· 陈琏
天下名花是牡丹,几株齐放近瑶坛。 檀心香染锦绣段,金缕杯承码碯盘。 粉面临风浑欲语,霓裳带露不胜寒。 同游此日俱勋贵,共倚雕阑得细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檀心:指牡丹花心呈檀木色,香气浓郁。
  • 金缕:金丝,这里形容牡丹花瓣的纹理细腻如金丝。
  • 码碯盘:一种精美的盘子,码碯(mǎ nǎo)指玛瑙,形容盘子质地珍贵。
  • 霓裳:原指神仙的衣裳,这里比喻牡丹花瓣轻盈如仙衣。
  • 勋贵:指有功勋的贵族,这里指同游的人都是地位显赫的人物。

翻译

天下的名花中,牡丹最为著名,几株牡丹齐放,近在瑶坛之旁。 花心檀木色,香气如锦绣般染人,花瓣纹理细腻如金丝,盛放在玛瑙盘中。 粉嫩的花瓣在风中仿佛要说话,轻盈的花瓣如仙衣,带露时更显得不胜寒意。 此日同游的都是有功勋的贵族,我们共同倚靠在雕栏上,得以细细观赏。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与高贵,通过描绘牡丹的色彩、香气和姿态,展现了其非凡的魅力。诗中“檀心香染锦绣段”和“金缕杯承码碯盘”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将牡丹的华贵与精致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提到同游者皆为勋贵,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背景色彩,也暗示了牡丹作为花中之王的地位,与贵族身份相得益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牡丹的风采和诗人的艺术匠心。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