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霄汉:天空极高处。
- 玉堂: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翰林院。
- 新进秩:新近提升的官职。
- 璧水:古代学校名,这里指翰林院。
- 青史:史书。
- 黄粱梦:出自《列子·汤问》,比喻虚幻的梦想。
- 铭旌: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
翻译
你的名声高耸入云,诗书学问精深无比。 在翰林院新近提升,传承着古老的经典。 史书上你的名字虽存,但那虚幻的梦想已不再醒。 你归葬于鄱阳的日子,风露沾湿了你的铭旌。
赏析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翰林徐修撰孟昭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赞扬。诗中“霄汉声名重,诗书学业精”描绘了徐修撰在学术上的卓越地位和深厚造诣。后句“青史名空在,黄粱梦不醒”则巧妙地运用典故,既表达了对逝者功名永存的敬意,又暗含了对人生如梦的感慨。结尾的“鄱阳归葬日,风露湿铭旌”则通过具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庄严的氛围,加深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
陈琏的其他作品
- 《 边景昭四时鹌鹑为周副都御史赋四首春 》 —— [ 明 ] 陈琏
- 《 咸潮堤 》 —— [ 明 ] 陈琏
- 《 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上巡狩北京越三日至滁阳予率官吏父老郊迎二首 》 —— [ 明 ] 陈琏
- 《 会真宫 》 —— [ 明 ] 陈琏
- 《 宿荏平驿 》 —— [ 明 ] 陈琏
- 《 塞外山皆桦木不闻禽鸟因诗记之二首 》 —— [ 明 ] 陈琏
- 《 寄尹伯宏兼柬陈克杰四首 》 —— [ 明 ] 陈琏
- 《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风 》 —— [ 明 ] 陈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