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广西左布政使费公斗南公号南轩

· 陈琏
承宣三载镇雄藩,一疾胡为隔九原。 记我旧曾瞻北斗,哭君今又到南轩。 庙堂美政归公论,岭海苍生感厚恩。 精爽不知何处去,声名赫赫著微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宣:指担任官职。
  • 镇雄藩:指担任重要的地方官职。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阴间。
  • 瞻北斗:比喻仰望或尊敬某人。
  • 庙堂:指朝廷。
  • 公论:公众的评价。
  • 岭海:指广西一带,因多山多水而得名。
  • 苍生:指百姓。
  • 精爽:指精神或灵魂。
  • 赫赫:显著,显赫。
  • 微垣:指天空中的小星宿,比喻名声虽小但显赫。

翻译

担任官职三年,镇守着重要的边疆,为何一病就隔绝了九泉之下的联系。记得我曾仰望过你,现在又来到你的南轩哭泣。朝廷的美政归功于公众的评价,广西的百姓深感你的深厚恩情。你的精神不知去了何处,但你的名声却显赫地留在了小星宿之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官员费斗南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政绩的高度评价。诗中,“承宣三载镇雄藩”展现了费斗南的官职和责任,而“一疾胡为隔九原”则突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后句通过“瞻北斗”和“哭君今又到南轩”表达了诗人对费斗南的尊敬和怀念。最后两句“庙堂美政归公论,岭海苍生感厚恩”和“精爽不知何处去,声名赫赫著微垣”则赞美了费斗南的政绩和其留下的深远影响,即使其精神已逝,但其名声依旧显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逝者的一种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