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有三岐麦六岐稷士民赋诗赠奉答

几回春雨祝年丰,共说三岐陇麦同。 千载惭吾非汉吏,七闽斯地有唐风。 人家废井黄巾后,海岸飞沙白苇中。 击壤自须歌帝力,满车谁敢窃天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岐:指麦穗分叉,象征丰收。
  • :古代一种粮食作物,一说为黍类,一说为粟(谷子)。
  • 七闽:指古代居住在福建和浙江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有此称。这里指福建一带。
  • 黄巾: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这里泛指战乱。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比喻太平盛世。

翻译

几度春雨祈愿丰收年,人们都说三岐的麦田同样茂盛。 千年以来,我惭愧自己不是汉朝的官员,但在这福建之地,仍保留着唐朝的风气。 战乱之后,人家的废井旁,海岸边的飞沙中,白苇丛生。 自当以击壤之乐歌颂帝王的恩德,满载的收获,谁敢私自窃取天赐的功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雨、麦田、历史和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对丰收的祈愿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三岐陇麦同”展现了丰收的景象,而“千载惭吾非汉吏”则流露出对古代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战乱后荒凉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对太平盛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