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节孝卷

穴中不共红颜老,堂北无如白发何。 孤燕春来前缕在,双鱼朝进玉盘多。 溯流舍侧泉还涌,化石江边水自波。 彤管青编非忝窃,霍山南海郁嵯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穴中:指坟墓。
  • 红颜:指年轻时的容颜。
  • 堂北:指家中。
  • 白发:指年老。
  • 孤燕:孤独的燕子。
  • 双鱼:指书信或礼物。
  • 玉盘:珍贵的盘子,这里指盛放的物品。
  • 溯流:逆流而上。
  • 化石:指江边的石头。
  • 彤管:红色的笔,古代用来记事的笔。
  • 青编:指书籍或文献。
  • 忝窃:谦辞,表示自己不配拥有。
  • 霍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南海:指中国南部的海域。
  • 郁嵯峨:形容山势高耸。

翻译

坟墓中容颜不再年轻,家中白发苍苍无可奈何。 孤独的燕子春天归来,前缕依旧;双鱼早晨送来,玉盘盛满。 逆流而上,舍旁的泉水依旧涌出;江边的石头,水波自起。 红色的笔,青色的编书,并非我不配拥有,霍山与南海的山峦高耸郁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年轻与老去的容颜,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和日常物品,如孤燕、双鱼、玉盘、泉水和化石,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结尾提到彤管和青编,暗示了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而霍山和南海的郁嵯峨则展现了作者对壮丽山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