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兰若

· 王称
万花明晚嶂,一径霭天香。 问法逢龙胜,寻山到雁堂。 梵轮标月相,石镜让珠光。 野兴看云逸,松泉捲幔凉。 洗心依觉苑,作礼面空王。 初地超凡品,泠然万虑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指寺庙。
  • 晚嶂:傍晚的山峰。
  • 霭天香:形容香气弥漫,如同云雾一般。
  • 龙胜:指高僧或得道者。
  • 雁堂:指寺庙中的讲堂。
  • 梵轮:指佛法的传播。
  • 月相:月亮的形态,这里比喻佛法的明澈。
  • 石镜:比喻清澈的智慧。
  • 珠光:比喻智慧的光芒。
  • 野兴:指在自然中的兴致。
  • 云逸:形容自由自在,如同云一般。
  • 松泉:松树和泉水,常用来形容清幽的环境。
  • 捲幔:卷起帐幔,指打开视野。
  • 洗心:洗涤心灵,指净化心灵。
  • 觉苑:指修行的地方。
  • 空王:指佛,佛教中认为佛是空性的体现。
  • 初地:指修行的初级阶段。
  • 凡品:指凡夫俗子。
  • 泠然:形容清凉、超脱。
  • 万虑忘:忘却一切烦恼。

翻译

万朵花儿在傍晚的山峰上绽放光彩,一条小径上弥漫着如云雾般的香气。 我在这里遇到高僧,探讨佛法,又沿着山路来到寺庙的讲堂。 佛法的传播如同明澈的月光,我的智慧如同清澈的石镜,反射出光芒。 我在自然中感受自由自在的兴致,松树和泉水带来清凉,我卷起帐幔,打开视野。 我在这里洗涤心灵,面对佛像行礼,感受到修行的初级阶段已经超越了凡夫俗子。 我清凉超脱,忘却了一切烦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的修行体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领悟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术语和自然意象,如“龙胜”、“雁堂”、“梵轮”、“月相”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