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庚午来自金台寓新河有金陵即事之作明年复至因观高槎轩诗不意暗与之合有如剽窃然初实不知也用广其意为杂咏二首云
父老依稀说六朝,当时伯气巳全销。
新亭别泪何须堕,古井妖魂不可招。
爪步客帆朝带雨,长干僧艇晚随潮。
行人不用誇天堑,南北舆图总属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庚午:指某年的庚午年。
- 金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北京一带。
- 新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即事:即兴而作的诗。
- 高槎轩: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代诗人。
- 暗与之合:无意中与他人的诗作相契合。
- 剽窃:抄袭。
- 伯气:指六朝时期的英豪气概。
- 新亭:地名,位于南京,历史上常有文人雅士在此聚会。
- 别泪:离别的泪水。
- 古井妖魂:指古井中的传说或神秘故事。
- 不可招:无法召唤或再现。
- 爪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客帆:旅客的船帆。
- 长干:地名,南京的一个地区。
- 僧艇:僧人的小船。
- 晚随潮:晚上随着潮水而来。
- 舆图:地图,这里指国家的疆域。
- 属尧:归属于尧帝,意指天下统一,归于一统。
翻译
在庚午年,我从金台来到新河,那时我写下了关于金陵的即兴诗作。第二年我再次来到这里,看到高槎轩的诗,没想到我的诗竟无意中与他的诗相契合,仿佛是抄袭一般,但实际上我之前并不知情。因此,我扩展了这个意境,写下了两首杂咏。
老人们依稀谈论着六朝的故事,那时的英豪气概已经完全消逝。在新亭,离别的泪水何须再流,古井中的神秘故事已无法再现。
爪步的客船在早晨带着雨水,长干的僧人小船在晚上随着潮水而来。行人不必夸耀天堑的险要,因为南北的疆域都归属于同一个尧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六朝的辉煌与现今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地名和历史典故,如“新亭”、“古井妖魂”等,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末句“南北舆图总属尧”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和对历史长河中的统一主题的颂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