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小雄仙嵓二龙潭值风雨归草堂作

· 王称
昔人洗玉髓,幽洞驱龙耕。 丹成辍瑶耒,成此秋水泓。 飞厓夹两镜,洞见云霞生。 百鬼不敢啼,雌雄常夜鸣。 有时湍濑寒,几曲流琼英。 清秋堕蟾影,白日闻雷声。 偶兹访灵奇,扫石窥清泠。 洗心盟鸥鹭,濯发解冠缨。 长风动悬罗,飒爽毛骨惊。 飞雨洒而至,万壑秋冥冥。 归途柽桂影,了了心目醒。 到家兴未已,石室披丹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髓:指美玉的精华,这里比喻仙人的灵丹妙药。
  • 瑶耒:瑶,美玉;耒,古代农具,这里指仙人用的工具。
  • 秋水泓:形容水清澈深邃。
  • 湍濑:急流。
  • 琼英:美玉,这里比喻水中的波光。
  • 蟾影:月影,因传说月中有蟾蜍而得名。
  • 柽桂:柽柳和桂树,这里指路边的树木。
  • 石室:指山中的石洞,常用来比喻隐居或修炼的地方。
  • 丹经:指道教的修炼经典。

翻译

昔日的仙人曾在这里洗涤玉髓,驱使龙在幽深的洞穴中耕作。仙人完成炼丹后,放下美玉制成的农具,形成了这清澈深邃的秋水池。两侧的飞崖像两面镜子,洞中云霞生辉。百鬼不敢啼哭,雌雄二龙常在夜晚鸣叫。有时急流寒冷,几处波光如琼英般闪烁。清秋时节,月影坠入水中,白日里却能听到雷声。偶然间来此探访奇景,清扫石台,俯瞰清澈的水面。洗净心灵,与鸥鹭结盟,洗发解下冠缨。长风吹动悬挂的罗网,飒爽之感让人毛骨悚然。飞雨突然降临,万壑之间秋意深沉。归途中,柽柳和桂树的影子清晰可见,心灵和眼睛都得到了清醒。到家后,兴致未减,又在石室中翻阅修炼的经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仙人修炼的神秘场景和自然景观的壮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仙境的奇幻与自然的壮丽。诗中“玉髓”、“瑶耒”等词语的使用,增添了神秘色彩,而“秋水泓”、“湍濑”等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后半部分通过对风雨的描写,传达了归途中的宁静与清醒,以及对修炼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与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