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廷尉张浒东先生故居

十年南北渺双鱼,浚水新除六月书。 蔽芾棠阴留召泽,缤纷玉树拂潘舆。 两河声著鸣珂巷,四壁诗留退食居。 公子风期殊落落,懒于官舍曳长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廷尉: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官。
  • 张浒东:人名,诗中提到的故居主人。
  • 申佳允:诗人名。
  • 浚水:地名,可能指浚县,位于今河南省。
  • 新除:新任命。
  • 六月书:指六月份的任命书。
  • 蔽芾:形容植物茂盛。
  • 棠阴:棠树的阴影,比喻庇护。
  • 召泽:召公的恩泽,召公是周朝的贤臣。
  • 玉树:比喻优秀的人才。
  • 潘舆:潘岳的车,潘岳是西晋的文学家。
  • 两河:指黄河和长江。
  • 鸣珂巷:指官宦人家居住的地方。
  • 退食居:指退休后的居所。
  • 公子:指张浒东的儿子。
  • 风期:风度。
  • 落落:形容举止自然大方。
  • 官舍:官府的住所。
  • 曳长裾:拖着长袍,指做官的样子。

翻译

十年来南北相隔,书信难通, 六月里新任命的文书来自浚水。 那茂盛的棠树阴影下,留下了召公的恩泽, 缤纷的玉树轻拂过潘岳的车。 两河的声名在鸣珂巷中传扬, 四壁上留有诗篇,记录着退休后的居所。 张浒东的公子风度自然大方, 不喜在官舍中拖着长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申佳允访问张浒东故居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张浒东故居的描述,展现了其家族的荣耀与文人的风采。诗中“蔽芾棠阴留召泽”和“缤纷玉树拂潘舆”等句,运用典故和比喻,赞美了张浒东及其家族的德行与才华。结尾处提到张浒东的公子不喜官场生活,更显得其家族的高洁与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张浒东家族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