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黄庶子淮宅咏莲花灯和胡学士广韵

· 王称
剪制芙蕖朵朵新,元宵分得玉堂春。 祗疑金炬来深夜,未许青藜继后尘。 星萼乍移光满座,月波才动影随人。 年年此会逢佳赏,醉落筵前紫绮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黄庶子淮:黄淮,字宗豫,永嘉人,明初文学家。庶子,官名。
  • 莲花灯:一种以莲花为造型的灯笼。
  • 胡学士:指胡广,明初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
  • 广韵:指胡广的诗韵。
  • 剪制:剪裁制作。
  • 芙蕖:荷花的别称。
  • 玉堂:指宫殿、官署,也泛指富贵之家。
  • 金炬:金色的灯火。
  • 青藜:传说中的神木,夜间能发光,此处指灯火。
  • 星萼:指灯火如星,萼指花萼,此处形容灯火璀璨。
  • 月波:月光如波,形容月光的柔和。
  • 紫绮巾:紫色的华丽头巾。

翻译

剪裁制作的莲花灯,每一朵都新颖别致,元宵节时在玉堂中分得春意。 只怕深夜里金色的灯火会来访,不允许青藜灯火跟随其后。 星光般的灯火璀璨满座,月光如波,影子随着人动。 每年此时都能遇到美好的赏玩,醉倒在筵席前,紫色的华丽头巾飘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盛景,通过“剪制芙蕖”和“金炬”、“青藜”等意象,生动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灯火的辉煌。诗中“星萼乍移光满座,月波才动影随人”巧妙地将灯火与星光、月光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结尾的“醉落筵前紫绮巾”则表现了诗人在节日中的愉悦和放纵,增添了诗作的情感色彩。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