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子祠
烟火寥寥瓜井村,秋风落日伯牛坟。
岿然老树碑阴矗,岚影波光拂垄云。
仰止斯人名不腐,科悬德行书悬谱。
平原宾客气如虹,沙草榛芜何处土。
半世车尘历落中,九京赢得郓侯封。
一抔伏腊惊樵牧,灵雨春滋卉木秾。
传浴温泉事恍忽,石青篆碧探残碣。
闻风兴起古今情,何问衣冠何问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冉子祠:祭祀冉伯牛的祠堂。冉伯牛,名耕,字伯牛,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
- 瓜井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伯牛坟:冉伯牛的坟墓。
- 岚影波光:山间的雾气和水面的波光。
- 垄云:田间地头的云雾。
- 仰止:仰望,表示尊敬。
- 科悬德行:科举考试中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
- 书悬谱:书中的记载成为典范。
- 平原宾客:平原君的宾客,平原君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贵族,以养士著称。
- 气如虹:形容气势盛大,如彩虹般壮观。
- 沙草榛芜:沙漠中的草木,形容荒凉。
- 九京:指九州,泛指中国。
- 郓侯封:指被封为郓侯,郓是地名,侯是爵位。
- 一抔伏腊:一捧土,伏腊指祭祀的时节。
- 灵雨:及时雨,有益于农作物的雨。
- 卉木秾:花草树木茂盛。
- 传浴温泉:传说中的温泉沐浴。
- 石青篆碧:石碑上的青色篆刻。
- 残碣:残破的石碑。
- 闻风兴起:听到消息后产生共鸣或行动。
- 何问衣冠何问骨:不必问及外表或身份,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和行为。
翻译
在烟火稀少的瓜井村,秋风中落日映照着伯牛的坟墓。在老树的阴影下,石碑矗立,山间的雾气和水面的波光轻拂着田间的云雾。仰望着这位名垂青史的人物,科举考试中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书中的记载成为典范。平原君的宾客气势如虹,沙漠中的草木荒凉,不知是哪里的土地。半生车马劳顿,历经坎坷,最终被封为郓侯,享受九州的尊敬。一捧土,祭祀时节惊动了樵夫和牧人,及时雨滋润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传说中的温泉沐浴,石碑上的青色篆刻,探索着残破的石碑。听到消息后产生共鸣或行动,古今情谊,不必问及外表或身份,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和行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冉子祠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冉伯牛高尚德行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烟火寥寥”、“秋风落日”、“岚影波光”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同时,通过对科举德行、平原宾客、郓侯封等历史典故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德行教育的重视。最后,通过对“闻风兴起”和“何问衣冠何问骨”的强调,传达了作者对于内在精神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