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登粤王台
载酒豁清眺,啸歌粤台巅。
粤台久寂寞,海色空苍然。
荒城南斗外,碧草春风前。
云木隐暝色,落日哀啼鹃。
缅怀全盛日,万里恢疆躔。
疏封赤社大,列雉南溟专。
兹台一何高,頫视如控弦。
运化神物改,代往陵谷迁。
千金买辩士,古瓦空寒烟。
惟有山僧来,此地开梵筵。
讽呗发深夜,钟鼓罗诸天。
观物理则如,倏往犹千年。
谁将岘山泪,为洒南云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粤台:指广东的高台。
- 豁:开阔。
- 巅:山顶。
- 暝色:暮色。
- 啼鹃:杜鹃鸟的啼叫。
- 缅怀:深情地回忆。
- 疆躔:疆界。
- 疏封:分封。
- 赤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坛。
- 列雉:排列的城墙。
- 頫视:俯视。
- 控弦:拉弓。
- 运化:变化。
- 陵谷:山陵和山谷。
- 辩士:能言善辩的人。
- 梵筵:佛教的宴席。
- 讽呗:诵经声。
- 诸天:佛教中的天界。
- 岘山:山名,此处可能指代某处有纪念意义的地点。
- 倏往:迅速过去。
翻译
带着酒,我登上广东的高台,放眼远望,在山顶上放声歌唱。这广东的高台已经荒凉许久,海面空旷,呈现出一片苍茫。荒凉的城池位于南斗星之外,碧绿的草地在春风中摇曳。树木遮蔽了暮色,夕阳下杜鹃鸟哀鸣。我深情地回忆起全盛时期,那广阔的疆域。分封的土地广阔,城墙排列在南方的海洋边。这座高台多么高耸,俯视下去就像拉弓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物的变化,时代变迁,山陵和山谷也在变化。花费千金请来的辩士,古瓦上空留寒烟。只有山僧来到这里,在此地开设佛教宴席。深夜里诵经声响起,钟鼓声响彻天界。观察这些事物的变化,就像迅速过去的千年。谁能将岘山的泪水,洒在南方云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粤王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荒城、碧草、云木、落日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缅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粤台久寂寞,海色空苍然”等句,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结尾的“谁将岘山泪,为洒南云边”则寄托了对往昔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的深切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