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 王称
弦奏钧天素娥之宝瑟,醉倾紫霞碧海之琼杯。宿居七采流苏之锦帐,坐我九成白玉之高台。 台高帐煖春云薄,金缕轻身掌中托。结成比翼天上期,不羡连枝世间乐。 岁岁年年乐未涯,鸦黄粉白淡相宜。卷衣羞比秦王女,抱衾肯赋宵征诗。 参差双凤裁筠管,谁信韶华有凋换。魏园未泣龙阳鱼,汉宫忍听长门雁。 长门萧萧秋影稀,粉屏珠缀流萤飞。苔生舞席尘蒙镜,空傍閒阶寻履綦。 宛宛青阳日将暮,惆怅君恩弃中路。妾心如月君不知,斜倚云和双泪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钧天:古代神话中天帝的居所。
  • 素娥: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女。
  • 宝瑟:珍贵的瑟,一种古代乐器。
  • 紫霞:紫色的云霞,常用来形容仙境。
  • 碧海:碧绿的大海,也常用来形容仙境。
  • 琼杯:玉制的酒杯,形容其珍贵。
  • 七采流苏:七种颜色的流苏,流苏是一种装饰品,常用于帐幔或衣物上。
  • 锦帐:华丽的帐幔。
  • 九成白玉:九层白玉,形容其高贵和纯净。
  • :同“暖”。
  • 金缕:金丝,常用来形容华丽的装饰。
  • 比翼:比喻夫妻或恋人并肩同行,如鸟比翼双飞。
  • 连枝:比喻兄弟或亲密的关系。
  • 鸦黄粉白:形容女子的妆容,鸦黄指眉毛,粉白指面色。
  • 秦王女: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传说中与萧史乘凤仙去。
  • 抱衾:抱着被子,指准备就寝。
  • 宵征诗:指夜晚出行的诗。
  • 筠管:竹管,这里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 韶华:美好的时光。
  • 凋换:凋谢变化。
  • 魏园:指魏国的园林。
  • 龙阳鱼:指龙阳君的鱼,龙阳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美男子,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长门雁:指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废后居住的长门宫,雁指传递消息的使者。
  • 萧萧:形容风声。
  • 粉屏:装饰华丽的屏风。
  • 珠缀:用珍珠装饰。
  • 流萤:飞舞的萤火虫。
  • 舞席:舞蹈时用的席子。
  • 尘蒙镜:灰尘覆盖的镜子,形容荒凉。
  • 閒阶:空闲的台阶。
  • 履綦:鞋子的装饰。
  • 宛宛:形容太阳缓缓落下。
  • 青阳:春天的阳光。
  • 君恩:君王的恩宠。
  • 斜倚:斜靠着。
  • 云和:云和琴,一种古代乐器。

翻译

演奏着天宫中素娥的宝瑟,畅饮着紫霞碧海中的琼杯美酒。宿居在七彩流苏装饰的锦帐中,我坐在九层白玉砌成的高台上。 高台暖帐,春云轻薄,金缕轻身,掌中托起。我们结成了比翼双飞的天上之约,不再羡慕人间的连枝之乐。 岁岁年年,欢乐无边,鸦黄粉白的妆容淡雅相宜。我羞于像秦王女那样卷衣,宁愿抱着被子,不肯赋诗夜行。 参差的双凤在筠管中裁剪,谁信美好的时光会有凋谢变化。魏园中未曾哭泣的龙阳鱼,汉宫中却忍听长门宫的雁声。 长门宫中秋影稀疏,粉屏珠缀,流萤飞舞。苔藓生在舞席,尘土覆盖的镜子,空荡的台阶上寻不到履綦。 宛宛青阳日将暮,惆怅君恩弃我于半途。我的心如明月,君却不知,斜倚云和琴,双泪垂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宫中女子的哀怨之情。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如“钧天素娥之宝瑟”、“紫霞碧海之琼杯”等,展现了女子曾经的荣华富贵和美好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感受到了孤独和被遗忘的悲哀,如“长门萧萧秋影稀”、“苔生舞席尘蒙镜”等句,深刻表达了她的心境。诗的结尾,“妾心如月君不知,斜倚云和双泪垂”,更是以凄美的画面,抒发了女子对君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