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 王称
君不见雁门九月风如刀,筋强蹄健腾天骄。边庭列障走烽燧,旄头夜出天山高。 阴碛茫茫走千里,刁斗声沉塞云紫。重围未破杀气昏,万众同呼士心死。 起看壮士皆裹创,援桴鼓之气益张。三军奋迅一敌万,战龙血染天为黄。 自此匈奴知姓字,汉家尽雪穹庐耻。可怜白首未封侯,一片雄心向谁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下曲:古代乐府诗题,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情景。
  • 雁门:古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北部,是古代边塞要地。
  • 筋强蹄健:形容马匹强壮有力。
  • 腾天骄:形容马匹奔驰如飞。
  • 边庭:边疆。
  • 列障:排列的防御工事。
  • 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旄头:古代军旗上的装饰物,此处指军旗。
  • 天山:山脉名,位于今新疆境内。
  • 阴碛:阴暗的沙漠。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作炊具,夜间敲击以报时警戒。
  • 塞云紫:形容边塞的天空因战争烟尘而呈现紫色。
  • 重围:重重包围。
  • 士心死:士兵们心志坚定,视死如归。
  • 裹创:包扎伤口。
  • 援桴鼓:拿起鼓槌敲鼓,指挥战斗。
  • 气益张:气势更加旺盛。
  • 战龙血染:形容战斗激烈,血流成河。
  • 天为黄:天空因战火烟尘而显得昏黄。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与汉朝发生战争。
  • 穹庐耻:指匈奴的耻辱,穹庐是匈奴的居所。
  • 封侯:古代对有功将领的封赏。

翻译

您难道没看见雁门在九月寒风如刀,马匹筋骨强健,蹄子健壮,奔驰如飞。边疆排列着防御工事,烽火连天,夜空中军旗高高飘扬。

阴暗的沙漠茫茫无际,千里之外,刁斗声沉寂,塞云因战火而呈现紫色。重重包围未破,杀气弥漫,万众一心,士兵们视死如归。

起身看到壮士们都包扎着伤口,拿起鼓槌敲鼓,气势更加旺盛。三军奋勇,以一敌万,战斗激烈,血流成河,天空因战火烟尘而显得昏黄。

从此匈奴知道汉家将士的姓名,汉朝洗雪了匈奴的耻辱。可怜那些白发苍苍的将领,还未得到封侯的荣耀,他们的雄心壮志向谁诉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惨烈与将士的英勇。通过“风如刀”、“腾天骄”等生动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艰苦与战马的雄壮。诗中“烽燧”、“旄头”、“刁斗”等词语,勾勒出边疆的紧张氛围。后段通过“战龙血染”、“天为黄”等意象,表达了战斗的激烈与牺牲的惨重。结尾处对未封侯的将领的同情,透露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哀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特色。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