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处士还豫章

· 王称
我怀高士风,矫然若游龙。 南州久寂寞,水碧青山空。 夫子振流俗,清芬千载同。 明时弃轩冕,白首栖云松。 出门不远适,西到匡庐峰。 天风吹衣巾,飘落尘鞅中。 倦翮思故林,孤云怀旧踪。 角巾洒秋雨,别我金陵东。 冠盖饯道周,雕筵进肥醲。 挥之一不顾,举目送飞鸿。 寒波驶归流,川上落日红。 孤鹤倏已远,怅望那能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矫然:高洁超脱的样子。
  • 游龙:比喻高洁的人。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振流俗:振奋世俗,指改变不良风气。
  • 轩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吏出门时所穿戴的车服,这里指官职。
  • 尘鞅:尘世的束缚。
  • 倦翮:疲惫的鸟,比喻疲惫的心。
  • 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
  • 雕筵:装饰华丽的宴席。
  • 肥醲:美酒。
  • 挥之:挥手告别。
  • 孤鹤:比喻孤独高洁的人。

翻译

我怀念那位高洁的人,他如同游龙一般超脱。南方的山水虽美,却因他的离去而显得空寂。他振奋了世俗,其清高之风将流传千古。在清明之时,他放弃了官职,白发苍苍地隐居在云松之间。他不远行,只是西去到了庐山。天风吹拂着他的衣巾,仿佛将他从尘世的束缚中解放。他像疲惫的鸟儿思念故林,孤独的云怀念旧时的踪迹。他戴着角巾,在秋雨中洒泪,与我分别于金陵之东。华丽的宴席上,美酒进献,他却挥手不顾,只举目送别飞鸿。寒波中,归舟疾驶,川上的落日映照着红光。那孤独的鹤已经远去,我怅然若失,难以望其项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一位高洁隐士的怀念与赞美。诗中,“矫然若游龙”形容了隐士的超凡脱俗,“振流俗”则突出了他对世俗的改变。通过“弃轩冕”、“栖云松”等意象,描绘了隐士放弃官职、选择隐居的生活态度。诗的结尾,以“孤鹤”比喻隐士的孤独远去,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怀念和无法追随的怅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隐士高洁的品质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