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将军龙杖歌
七尺天台藤,千年石梁雪。夭矫欲飞腾,支离半鳞甲。
樵柯斫出空岩下,风雷昼鸣鬼啸夜。曳处常疑云雾生,植来犹恐猿猱挂。
将军家居南巷中,一箧《阴符》四壁空。何人赠此作扶老,青鞋白帢随春风。
春风策入花源去,仙人正傍桃花住。晴岚扑衣瀑绕床,鹤巢生緌芝成树。
廉颇能挽弓三石,充国平羌负奇画。何为将军负杖行,不佩宝刀持画戟。
冯唐老去未逢时,立马辕门弄柳丝。邻雨滴残鱼服箭,窗风吹裂蝥弧旗。
雀罗当门印辞肘,坐叹红颜成白首。三百青钱杖上挑,黄公垆头醉春酒。
神物从来尽有灵,延津曾见跃青萍。何必葛陂方化去,只今已作老龙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夭矫(yāo jiǎo):形容弯曲而有气势。
- 支离:形容分散、破碎的样子。
- 樵柯:砍柴的斧头柄。
- 斫(zhuó):砍。
- 曳(yè):拖,拉。
- 猱(náo):一种猴子。
- 帢(qià):古代的一种便帽。
- 晴岚:晴天山中的雾气。
- 緌(ruí):古代帽带结在下巴下方剩余的部分。
- 蝥弧:古代军中用的大旗。
- 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
- 三百青钱:指很少的钱。
- 葛陂:地名,相传有龙在此化去。
- 跃青萍:指剑光闪烁,如同青萍在水面跳跃。
翻译
七尺长的天台藤,见证了千年的石梁雪。它弯曲而有气势,仿佛要飞腾,部分像鳞甲般分散。 在空旷的山岩下,樵夫的斧头砍出了这根藤杖,白天风雷作响,夜晚鬼魅呼啸。拖着它时,常疑有云雾随之而生,种下它又怕猿猴攀挂。 将军住在南巷中,家中四壁空空,只有一箱《阴符》。有人赠他这根藤杖作为扶老之用,他穿着青鞋,戴着白帽,随着春风行走。 春风引领他进入花源,仙人正依傍桃花而居。晴天的山雾扑在衣服上,瀑布环绕床边,鹤巢中帽带生出,芝草长成树。 廉颇能拉三石弓,充国平定羌族有奇策。但为何将军要负杖而行,不佩戴宝刀,却手持画戟? 冯唐老去,未逢时机,停在辕门旁,玩弄柳丝。邻雨滴湿了鱼皮箭袋,窗风吹裂了军旗。 雀罗挡在门前,印章被辞去,坐着叹息红颜变白首。三百青钱挂在杖上,黄公垆前醉饮春酒。 神物向来都有灵性,延津曾见剑光如青萍跳跃。何必等到葛陂方化龙,只今已是老龙吟。
赏析
这首作品以阮将军的龙杖为线索,描绘了将军的隐逸生活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七尺天台藤”象征着将军的坚韧与古老,而“千年石梁雪”则增添了神秘与沧桑。将军虽有武艺,却选择隐居,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诗末的“老龙吟”寓意将军虽老,但精神不衰,仍怀有壮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敬仰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