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 纸窗日影

笼月云轻,开萍水碧,问还似否。落叶旋飞,雁声空度,未计閒情生受。乍暖熏肌,残红上颊,睡眼半醒相逗。却猜疑、荔枝初剖,紫晕冰绡微透。 镜匣斜开,枕痕淡染,粉面如中卯酒。含笑迎眸,回光相映,应念人消瘦。乳雀低飞,岭云横度,巳怨暂时僝僽。更只恐、午梦将阑,未许偎人长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情(xián qíng):闲适的心情。
  • 生受:承受,忍受。
  • 熏肌:温暖肌肤。
  • 残红:指脸上残留的胭脂。
  • 卯酒:指早晨喝的酒。
  • 僝僽(chán zhòu):烦恼,忧愁。

翻译

月亮被轻云笼罩,水面上浮萍碧绿,我好奇这一切是否依旧。落叶旋转飞舞,雁声在空中回荡,我不去计算这闲适的心情承受了多少。温暖的气息轻抚肌肤,脸颊上残留着胭脂,半睡半醒间相互逗趣。不禁猜疑,是否是刚剖开的荔枝,紫晕透过冰绡微微显露。

镜匣斜斜地打开,枕头上淡淡的痕迹,粉嫩的面庞仿佛刚喝了早晨的酒。含笑迎接目光,回光相映,应该会想到人已经消瘦。小雀低飞,山云横渡,已经怨恨这短暂的烦恼。更担心的是,午后的梦即将结束,不允许长时间依偎在人身边。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致和人物的微妙情感。通过“笼月云轻”、“开萍水碧”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落叶旋飞,雁声空度”等句,巧妙地以自然之景映射人物内心的闲适与孤寂。后文通过“镜匣斜开”、“枕痕淡染”等细节,展现了人物的慵懒与自怜,而“含笑迎眸”、“回光相映”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夫之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