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岳后辱戴晋元见访今来复连榻旃檀口占五古一首
我居双髻峰,峰云尝相护。
云里忽逢君,不畏潭龙妒。
荏苒十八年,梦巾时一遇。
今昔非有殊,须发徒苍素。
譬如云隙月,随处时偶露。
不知东升乌,何有西沈兔。
明明双眼孔,谁者为新故。
薪易火居然,千秋为旦暮。
同君宿郊庵,四目还相注。
回看双髻云,南飞绕湘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戌:古代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年份需结合历史背景确定。
- 岳后:山后。
- 辱:谦辞,表示对方屈尊访问自己。
- 戴晋元:人名,诗人的朋友。
- 连榻:连床,指同床而卧。
- 旃檀:一种香木,这里可能指寺庙或香室。
- 口占:即兴作诗。
- 五古:五言古诗。
- 双髻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潭龙:深潭中的龙,比喻隐居的贤人或高人。
- 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 梦巾:梦中相遇。
- 苍素:苍老。
- 东升乌:指太阳。
- 西沈兔:指月亮。
- 眼孔:眼睛。
- 薪易火居然:比喻时间的流逝,薪火相传。
- 四目还相注:四目相对,形容深情对视。
- 南飞绕湘树:指南飞的鸟绕着湘江的树飞翔。
翻译
我住在双髻峰,峰上的云朵常常相伴。 云中忽然遇见你,不怕深潭的龙嫉妒。 时光荏苒,十八年过去,梦中时常相遇。 今昔并无不同,只是头发已苍老。 就像云缝中的月亮,随时可能露出。 不知东升的太阳,何以有西沉的月亮。 明明是双眼孔,谁又能分辨新旧。 薪火相传,千年如一日。 与你同宿郊外庵堂,四目深情相对。 回头看双髻峰的云,南飞的鸟绕着湘江的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戴晋元深厚的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双髻峰的云、潭龙、梦巾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感慨十八年的时光匆匆,但与友人的情谊依旧,如同云中的月亮,虽有时隐时现,却始终存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薪易火居然,千秋为旦暮”表达了时间流转不息的哲理,而“四目还相注”则深情地描绘了与友人重逢时的情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