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白雪仙郎雅奏偏,秋曹云冷綵毫传。 迢遥星棹依元礼,萧瑟高楼忆仲宣。 采药三山迷蜃气,长歌万里看龙渊。 东方千骑空筹策,愧尔酬恩紫禁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雪仙郎:指刘基,因其善文,故称。
  • 秋曹: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刘基所在的官署。
  • 云冷:比喻官场的冷清。
  • 綵毫:彩笔,指文人的笔墨。
  • 迢遥:遥远。
  • 星棹:星光下的船,比喻远行。
  • 元礼:指李膺,东汉名士,这里比喻刘基。
  • 仲宣:指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这里比喻刘基。
  • 采药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比喻追求高远的理想。
  • 蜃气: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 龙渊:指深渊,比喻深邃的境界。
  • 东方千骑:指高官显贵。
  • 筹策:谋划策略。
  • 紫禁:指皇宫,这里指朝廷。

翻译

刘基,这位被称为白雪仙郎的文人,其雅致的奏章在秋曹中传为佳话,尽管官场冷清。他的身影如同星光下的船只,依附着名士李膺,又如王粲在萧瑟的高楼上怀念故国。他在三座仙山中采药,却迷失在海市蜃楼的幻境中;他长歌万里,凝视着深邃的龙渊。尽管身为高官显贵,却感到筹谋策略的空虚,对于在紫禁城边报答恩情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刘基的描写,展现了一位文人在官场中的孤独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雪仙郎”、“星棹”、“龙渊”等,描绘了刘基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抱负。同时,通过对“秋曹云冷”、“蜃气”等词语的运用,传达了官场的冷清和理想的虚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基筹策空虚和未能报恩的愧疚之情,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境遇的同情。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