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汪维义宅对菊

他乡七日酒,应为菊花催。 疏鬓风前帽,羁怀江上台。 秋光寒拂槛,霞色暝侵杯。 摇落易为感,酣歌日几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鬓:稀疏的鬓发。
  • 羁怀: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拂槛:轻轻触碰栏杆。
  • 霞色:晚霞的颜色。
  • :黄昏,傍晚。
  • 摇落:凋零,落叶。
  • 酣歌:尽情地唱歌。

翻译

在他乡的第七天,我们饮酒,应该是被菊花的美景所催促。 稀疏的鬓发在风中轻摆,帽子也随风摇曳,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在江边的台上涌上心头。 秋日的光芒带着寒意拂过栏杆,晚霞的颜色在傍晚时分侵入杯中。 落叶凋零容易引发感慨,我们尽情地唱歌,一天中不知重复了多少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异乡秋日对菊饮酒的情景,通过对菊花、秋光、霞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疏鬓风前帽”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外貌,又隐喻了岁月的流逝。而“摇落易为感,酣歌日几回”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凋零景象的感伤,以及通过酣歌来排遣这种情感的复杂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