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督学蔡可泉
忆昔寓京洛,同官西曹院。
君年富英妙,词藻动畿甸。
暌别叹旬载,越海欣一见。
储歛日已深,煦闰溢颜面。
学士资绪馀,诸生启模宪。
古称德润身,君子重豹变。
说泽方自兹,离索复相远。
知崇而礼卑,持此信精鍊。
临岐更踟蹰,瞩望增眷恋。
涧毛虽云微,可以供一饯。
江淅尚玄悟,学者群宗之。
讵知了性命,乃与日月宜。
奇珍匪尝口,绚霞岂能衣。
古来齐鲁论,心事未云岐。
达士抱以脩,浊世相乖痴。
君看百尺楼,下有栋与基。
玄谈竟无益,顿悟亦何为。
隐语互相倡,无乃堕禅机。
君生群哲乡,大途宁更疑。
懋矣炳前脩,新知信相期。
不惜远书札,启我衰钝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洛:指京城洛阳,这里泛指都城。
- 西曹院: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王渐逵和蔡可泉曾一同任职的地方。
- 词藻:指文采、辞藻。
- 畿甸:京城周围的地方,这里指蔡可泉的文采在京城地区很有名气。
- 暌别:分离,分别。
- 储歛:积累,积聚。
- 煦闰:温暖,这里形容蔡可泉的和蔼可亲。
- 模宪:模范,榜样。
- 豹变:比喻人的行为或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 说泽:指言谈中的恩泽,这里指蔡可泉的教诲和影响。
- 离索:离别,分离。
- 知崇礼卑:指知识高深而态度谦卑。
- 精鍊:精炼,这里指蔡可泉的学识和品德都非常精深。
- 临岐:分别的路口,这里指分别时。
- 涧毛:山涧中的草木,这里指微薄的礼物。
- 玄悟:深奥的领悟。
- 了性命:指理解生命的真谛。
- 日月宜:比喻与日月同辉,即非常高尚和重要。
- 奇珍:珍奇的物品,这里指深奥的学问。
- 绚霞:绚丽的云霞,这里比喻华丽的言辞。
- 齐鲁论:指古代齐鲁地区的学术讨论。
- 心事未云岐:指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分歧。
- 达士:有远见的人。
- 抱以脩:坚持修养。
- 乖痴:背离常理。
- 栋与基:指建筑的梁和基础,比喻事物的根本。
- 玄谈:深奥的谈论。
- 顿悟:突然的领悟。
- 堕禅机:陷入禅宗的机锋,指过于追求玄妙的禅理。
- 群哲乡:指众多哲人聚集的地方。
- 炳前脩:照亮前人的道路,指蔡可泉的学问和品德能够启迪后人。
- 衰钝资:指自己的学识和才能已经衰退。
翻译
回忆往昔在京城洛阳,我们一同在西曹院任职。那时你年轻英俊,文采飞扬,震动京城地区。分别已有十年,我越过海洋,欣喜地与你重逢。你积累深厚,和蔼可亲,溢于言表。你以学识辅助学士,成为学生的楷模。古人说德行能润身,君子如豹变般显著。你的教诲从此开始,但离别又使我们相隔遥远。知识虽高深,态度却谦卑,这正是你的精炼之处。在分别的路口,我更加犹豫,对你的眷恋倍增。虽然我送的礼物微薄,但希望能表达我的心意。江浙地区崇尚深奥的领悟,学者们纷纷效仿。但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才能与日月同辉。珍奇的学问虽不易尝到,华丽的言辞又怎能当作衣裳?古时齐鲁的学术讨论,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无分歧。有远见的人坚持修养,在浊世中显得与众不同。你看那百尺高楼,下面有梁和基础。深奥的谈论竟无益处,突然的领悟又有何用?隐语互相唱和,岂不是陷入禅宗的机锋?你生于众多哲人聚集的地方,大道难道还有疑问吗?你的学问和品德照亮前人的道路,新的知识值得期待。不惜远道寄信,启发我这已经衰退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王渐逵赠给蔡可泉的,表达了对蔡可泉深厚的友情和对其学识、品德的赞赏。诗中回忆了两人在京城的共同经历,赞扬了蔡可泉的文采和学识,以及他的谦卑和教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重逢的珍惜。诗的最后,诗人希望蔡可泉能够继续发扬其学问和品德,照亮后人的道路,并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蔡可泉的启发,继续学习。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学问的尊重。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
王渐逵的其他作品
- 《 曲肱吟 》 —— [ 明 ] 王渐逵
- 《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 》 —— [ 明 ] 王渐逵
- 《 留别京中诸友四首 其二 》 —— [ 明 ] 王渐逵
- 《 一川亭为高明杨上舍题四首春 》 —— [ 明 ] 王渐逵
- 《 白鹿有怀平嵩刘同年和玉溪 》 —— [ 明 ] 王渐逵
- 《 暴雨涨街柬伦樾溪二首 》 —— [ 明 ] 王渐逵
- 《 登镇海楼二首 》 —— [ 明 ] 王渐逵
- 《 和方棠陵越秀山宴会韵 》 —— [ 明 ] 王渐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