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庄严寺与僧

· 王问
落日荒江外,春风野寺中。 蓬心无定着,萍迹任西东。 近墅莺犹涩,绕堤花欲红。 惟应把明烛,一宿与谈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心:比喻心志不定,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 萍迹:比喻行踪不定,像浮萍一样随水漂流。
  • 近墅:靠近别墅或村庄。
  • :这里指莺鸟的叫声不够流畅,显得有些生硬。
  • :堤岸,河岸。
  • 明烛:明亮的蜡烛。
  • 谈空:谈论佛教的空理,指深入探讨佛教教义。

翻译

夕阳落在荒凉的江水之外,春风轻拂着野外的寺庙。 我的心志如同蓬草般不定,行踪也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靠近村庄的莺鸟叫声还有些生硬,环绕堤岸的花儿即将绽放红艳。 此时此刻,我只想点燃明亮的蜡烛,在这寺庙中度过一夜,与僧人深入探讨佛教的空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荒江野寺中的所感所思。通过“落日”、“春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蓬心无定着,萍迹任西东”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不安。后两句则通过莺鸟和花朵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映射诗人的心境。结尾的“明烛”与“谈空”则体现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渴望与僧人探讨深奥的佛教哲理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与心灵归宿的深刻感悟。

王问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