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驱车上东门
驱车出北邙,高坟何累累。
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
人云汉将相,奕奕多贤才。
一朝随物化,千秋委寒灰。
流光歘飞电,东月忽西颓。
黄泉如尾闾,去者不一回。
我欲志竹帛,虚名安在哉。
不如且行乐,旨酒盈我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邙(běi máng):指洛阳北面的邙山,古代是著名的墓地。
- 累累:形容坟墓众多,连绵不断。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丰碑:高大的石碑,常用于纪念重要人物或事件。
- 蒿莱(hāo lái):野草。
- 物化:指人死亡。
- 寒灰:比喻死后的遗骸或遗物。
- 流光: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歘(xū):迅速。
- 尾闾(wěi lǘ):古代传说中的海水归宿之地,比喻死亡。
- 竹帛: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和丝绸,代指史书。
- 旨酒:美酒。
翻译
我驾着车出了北邙山,眼前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坟墓。 狐狸在白天徘徊,高大的石碑隐没在野草中。 人们说这里埋葬着汉代的将相,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贤才。 一旦死去,就永远化作寒灰,千秋万代无人问津。 时间像飞电一样迅速流逝,东方的月亮忽然西沉。 黄泉之下如同尾闾,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 我想要在史书上留下名字,但虚名又在哪里呢? 不如及时行乐,美酒已经满溢在我的杯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北邙山墓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名利的深刻思考。诗中,“驱车出北邙,高坟何累累”描绘了墓地的荒凉景象,而“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则进一步以动物和自然景象来象征死亡的寂静和遗忘。诗人在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虚名的淡漠和对及时行乐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