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 除夕忆家兄

荒山百里,想残雪初晴,应同消受。莫还似我,祇共寒垆相守。重叠山河冷泪。更梦对、团圞春昼。读书帷里华镫,献寿堂前椒酒。辜负。 当年人说。道仙苑芝英,一时三秀。山移海涸,别是人间花柳。还听金鸡玉漏。怕天也、妒人长久。但念今夕相怜,莫问明年健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祇共(zhǐ gòng):只是共同。
  • 寒垆(hán lú):寒冷的炉子。
  • 团圞(tuán luán):团聚,团圆。
  • 华镫(huá dèng):华丽的灯。
  • 椒酒(jiāo jiǔ):用椒实浸泡的酒,古代用于祭祀或庆祝。
  • 仙苑芝英(xiān yuàn zhī yīng):仙境中的灵芝,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 山移海涸(shān yí hǎi hé):形容极大的变迁或时间的流逝。
  • 金鸡玉漏(jīn jī yù lòu):古代计时器,比喻时间的流逝。

翻译

在荒凉的山间,距离百里之外,想象着残雪初晴的景象,应该与家人一同享受。不要像我这样,只是与寒冷的炉子相伴。重叠的山河让人冷泪盈眶,更在梦中面对着团圆的春日。在读书的帐篷里,华丽的灯光闪烁,庆祝寿辰的堂前,椒酒飘香。

辜负了。当年人们说的话。道仙苑中的灵芝,一时三秀。山川变迁,海洋干涸,这是人间花柳的别样景象。还听着金鸡玉漏的声音。怕天也嫉妒人的长久。只是想着今夜相互怜惜,不要问明年是否健康。

赏析

这首作品以除夕之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荒山”、“残雪”、“寒垆”等,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冷清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团圞春昼”、“华镫”、“椒酒”等温馨场景的描绘,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诗句“但念今夕相怜,莫问明年健否”透露出对当下情感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淡然接受,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