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雨枕

江城二月催寒雨,山客三更萝岭云。 青镜分明知鹤发,宝刀畴昔掩龙文。 援毫犹记趋南史,誓墓还谁起右军。 飞鸟云边随去住,清猿无事忆离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萝岭云(luó lǐng yún):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 青镜:古代用来照面的镜子,这里比喻清晰的自我认知。
  • 鹤发:白发,比喻年老。
  • 宝刀:珍贵的刀剑,这里比喻过去的英勇或才华。
  • 龙文:指宝刀上的龙形纹饰,这里比喻被隐藏或未被充分利用的才华。
  • 援毫:提笔,指写作或绘画。
  • 南史:指南朝的史书,这里可能指代文学或历史创作。
  • 誓墓:指在墓前发誓,表示决心或忠诚。
  • 右军:指古代的右将军,这里可能指代有权势的人物或职位。
  • 飞鸟云边: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清猿:指山中的猿猴,这里用来象征孤独或思念。

翻译

二月的江城催促着寒雨的到来,山中客人在三更时分梦见了山岭上的云雾。 清晰的镜子映照出自己的白发,珍贵的刀剑上曾经的龙纹已被隐藏。 还记得曾经提笔疾书,仿佛在为南史添墨,而今誓言在墓前,又有谁能够唤醒右军的雄风? 飞鸟在云边自由地来去,清猿却无事可做,只能回忆离群的孤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青镜分明知鹤发”一句,通过对镜中白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自省。而“宝刀畴昔掩龙文”则隐喻了诗人曾经的才华和抱负,如今却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后两句通过对飞鸟和清猿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