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延旦晓起有作

夕星炫西宇,山影分空界。 清气俨流沐,薄吹振幽籁。 息疴方及晨,窥牖惊巳暧。 物故天所凭,轴转无相逮。 秋荑或暗滋,归鳦巳前迈。 孤碧尚流连,逝羽无芥蒂。 翮翩海岸心,惓惓寒畦态。 荣谢在斯须,动植有昭昧。 所以天阅情,临之发深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夕星:傍晚的星星。
  • :闪耀。
  • 西宇:西方的天空。
  • 清气:清新的空气。
  • 流沐:流动洗涤。
  • 薄吹:微风。
  • 幽籁:幽静的声音。
  • 息疴:病愈。
  • 窥牖:从窗户窥视。
  • :昏暗。
  • 物故:自然界的事物。
  • 天所凭:天意所依托。
  • 轴转:转动。
  • 相逮:相及,相联系。
  • 秋荑:秋天的嫩芽。
  • 暗滋:悄悄生长。
  • 归鳦:归巢的燕子。
  • 前迈:前行。
  • 孤碧:孤独的碧空。
  • 流连:留恋不舍。
  • 逝羽:飞逝的羽毛。
  • 无芥蒂:没有障碍。
  • 翮翩:飞翔的样子。
  • 海岸心:海边的心情。
  • 惓惓:深切。
  • 寒畦态:寒冷田地的景象。
  • 荣谢:兴衰。
  • 斯须:片刻。
  • 动植:动物和植物。
  • 昭昧:明暗。
  • 天阅情:天意观察情感。
  • 临之:面对这种情况。
  • 深慨:深深的感慨。

翻译

傍晚的星星在西方的天空中闪耀,山影将天空分割成不同的界域。清新的空气仿佛在流动洗涤,微风吹动,幽静的声音随之响起。病愈后刚到早晨,从窗户窥视,惊讶地发现天色已经昏暗。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天意所依托,转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秋天的嫩芽或许在悄悄生长,归巢的燕子已经前行。孤独的碧空依旧留恋,飞逝的羽毛没有障碍。飞翔在海边的心情,深切地关注着寒冷田地的景象。兴衰只在片刻之间,动物和植物都有明暗之分。天意观察着这一切情感,面对这种情况,引发了深深的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夕星”、“山影”、“清气”等,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秋日清晨画面。通过对“秋荑”、“归鳦”等生命迹象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与衰败的循环,以及这种循环中蕴含的天意和哲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