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一首

湛湛北辰表,沆瀣充寒门。 安知光影微,不有众星繁。 言穷至弥寡,心绝理已谖。 容成置象外,羲和辍纷论。 大地有疆畛,群生各本根。 甫田空忉怛,念兹息心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湛湛(zhàn zhàn):形容深沉、清澈。
  • 北辰:北极星。
  • 沆瀣(hàng xiè):古代指夜间的水汽,这里比喻清新的气息。
  • 寒门:指寒冷的地方,也可比喻贫寒的家庭。
  • 光影微:微弱的光线。
  • 至弥(zhì mí):极其、非常。
  • 谖(xuān):忘记。
  • 容成: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这里指古代的智慧。
  • 象外:超越形象,指抽象的道理。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指太阳。
  • 辍(chuò):停止。
  • 纷论:纷繁的言论。
  • 疆畛(jiāng zhěn):界限,边界。
  • 群生:众生,指所有生物。
  • 本根:根本,根源。
  • 甫田:大田,这里指广阔的田野。
  • 忉怛(dāo dá):忧愁,悲伤。
  • 息心魂:使心灵得到安宁。

翻译

北极星深沉清澈,清新的气息充满寒冷之地。 怎能知道那微弱的光影,不是众多星星的繁盛? 言语极为稀少,心灵已忘却真理。 古代的智慧置于形象之外,太阳也停止了纷繁的言论。 大地有着自己的界限,众生各有其根源。 广阔的田野空留忧愁,让我思考如何使心灵得到安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北辰、光影、群星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深邃和生命本源的沉思。诗中“湛湛北辰表,沆瀣充寒门”描绘了北极星的清澈和寒冷之地的清新气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后文通过对言语稀少、心灵忘却真理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古代智慧的向往。最后,诗人通过对大地界限和众生本根的思考,以及对广阔田野的忧愁,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心灵安宁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