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离钩有信脱金鳞,神蔡茎毛重九斤。 沩仰一镫亲父子,洞曹五位旧君臣。 波心芦叶催孤履,海上扶桑乍几尘。 佛血自归佛法界,弥天歌利尽魔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钩有信脱金鳞:比喻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离钩,指脱离束缚;金鳞,比喻珍贵的自由。
  • 神蔡茎毛重九斤:神蔡,指神龟;茎毛,指龟壳上的纹理;重九斤,形容其珍贵。
  • 沩仰一镫亲父子:沩仰,指沩山和仰山,两位禅宗高僧;一镫,指一盏灯,比喻禅宗的传承;亲父子,比喻师徒关系。
  • 洞曹五位旧君臣:洞曹,指洞山和曹山,两位禅宗高僧;五位,指禅宗的五种修行阶段;旧君臣,比喻师徒关系。
  • 波心芦叶催孤履:波心,指水面;芦叶,比喻轻舟;催孤履,形容旅途的孤独。
  • 海上扶桑乍几尘:海上,指东海;扶桑,古代传说中的神树,比喻遥远的地方;乍几尘,形容时间的流逝。
  • 佛血自归佛法界:佛血,比喻佛教的真理;自归,自然归于;佛法界,指佛教的世界。
  • 弥天歌利尽魔军:弥天,满天;歌利,指佛教中的恶魔;尽魔军,比喻战胜一切邪恶。

翻译

摆脱了束缚,我像金鳞一样自由,神龟的纹理珍贵如九斤重。沩山和仰山,一盏灯下传承禅宗,亲如父子;洞山和曹山,五位修行阶段,师徒如旧君臣。水面上的芦叶,催促着孤独的旅人前行;东海之上的扶桑树,见证了多少尘埃的流逝。佛教的真理自然归于佛法的世界,满天的恶魔都被战胜。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和对自由、真理的追求。诗中“离钩有信脱金鳞”展现了摆脱束缚的自由,而“佛血自归佛法界”则体现了对佛教真理的坚定信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宗修养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