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千年无寿看妖狐,半夏多辛饱鹧鸪。 隐语阑斑藏大鸟,短歌慷慨唱南乌。 庄鹅无意逃厨妇,鲁?犹工射仆姑。 见说语儿溪畔语,蠹鱼乾血碧模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千年无寿:指长寿的传说。
  • 妖狐:传说中的狐狸精,常被描绘为有超自然能力的神秘生物。
  • 半夏:一种中药材,性味辛温。
  • 鹧鸪:一种鸟,这里可能指用半夏喂养的鹧鸪。
  • 隐语阑斑:隐晦的言辞,斑驳陆离。
  • 大鸟:可能指神话中的大鸟,如凤凰等。
  • 短歌慷慨:激昂的短歌。
  • 南乌:指南方的乌鸦,这里可能指南方的一种鸟类。
  • 庄鹅:庄子中的鹅,象征自由无拘。
  • 鲁?:鲁国的蜥蜴,这里可能指鲁国的某种象征。
  • 仆姑:古代对仆人的称呼。
  • 语儿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蠹鱼:书虫,指蛀书的小虫。
  • 乾血:干涸的血迹。
  • 碧模糊:颜色模糊不清。

翻译

千年传说中没有长寿的生灵,只有妖狐在迷惑人心;半夏的辛味让鹧鸪饱食。 隐晦的言辞中藏着神秘的大鸟,激昂的短歌中唱着南方的乌鸦。 庄子笔下的鹅无意逃避厨房的妇人,鲁国的蜥蜴却擅长射箭。 听说在语儿溪畔有话语,书虫在干涸的血迹中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中“妖狐”、“大鸟”、“南乌”等神秘生物,以及“庄鹅”、“鲁?”等文化符号,都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同时,诗中的“隐语阑斑”和“短歌慷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语言艺术的精湛掌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由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