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诨体十首

苍跸将旋趱急差,程程透夜走金牌。 夕飙苦奏三声角,雨点先催两部蛙。 棘矢桃弧争荜路,丁香豆蔻总琼厓。 溪流难润追阳渴,驿路春风轮可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跸(bì):指天子出行。
  • 趱(zǎn):赶,加快。
  • 金牌:古代传递紧急命令的信物。
  • 夕飙(biāo):晚风。
  • 两部蛙:指蛙声,古代以蛙声喻雨声。
  • 棘矢桃弧:古代用棘木和桃木制成的弓箭,象征辟邪。
  • 荜(bì)路:用荆竹编的车,喻指简陋的交通工具。
  • 丁香豆蔻:均为香料植物,此处可能指珍贵的香料。
  • 琼厓(yá):美玉的边角,比喻珍贵。
  • 追阳渴:比喻极度渴望。
  • 驿路:古代传递文书的官道。
  • 轮可埋:形容道路艰难,车轮都可能被埋没。

翻译

天子的车驾即将返回,急促地赶路,每一程都透夜传递着金牌命令。 晚风苦苦吹奏着三声号角,雨点先催促着两部蛙鸣。 棘木和桃木制成的弓箭争夺着荆竹车的道路,丁香和豆蔻这些珍贵的香料全都像是美玉的边角。 溪流难以滋润那极度渴望的干渴,驿路上的春风似乎可以将车轮埋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天子车驾急速返回的场景,通过“金牌”、“夕飙”、“雨点”等意象,传达出紧迫和匆忙的气氛。诗中“棘矢桃弧”与“丁香豆蔻”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简朴与辟邪,后者象征奢华与珍贵,反映了旅途中的复杂情感。结尾的“追阳渴”和“轮可埋”则深化了对旅途艰辛和渴望归途的描写,整体意境深远,语言凝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