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腊末

朔风瘦林木,长陌动烟尘。 草野知今日,飘然愧古人。 此心空有泪,对面向谁陈。 厌著城边柳,春来叶又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查询。
  • 腊末:农历年末,即腊月的最后几天。
  • 朔风:北风,寒冷的风。
  • 长陌:长长的道路。
  • 烟尘:尘土,这里指道路上的尘土被风吹起。
  • 草野: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 飘然:形容轻盈飘动,这里指心境超脱。
  • 愧古人:感到自己不如古人。
  • 此心:指自己的内心。
  • 对向:面对。
  • :陈述,表达。
  • 厌著:厌倦,不喜欢。
  • 城边柳:城墙边的柳树。
  • 春来叶又新:春天到来,柳树的叶子又重新长出,显得生机勃勃。

翻译

北风凛冽,使树木显得更加瘦弱,长长的道路上尘土飞扬。 我身处民间,深知当下的时局,飘然的心境让我感到自己不如古人。 我的内心充满了泪水,却不知向谁倾诉。 我厌倦了城墙边那棵柳树,春天一来,它的叶子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北风中,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古人的敬仰。诗中“朔风瘦林木,长陌动烟尘”以景入情,通过北风和尘土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萧瑟和动荡的氛围。后句“草野知今日,飘然愧古人”则直接表达了对当前时局的认识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厌著城边柳,春来叶又新”则通过对比柳树春来新叶的生机,反衬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