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问病人稀樾径閒,朝飞孤鸟暮飞还。 麇䴥避虎昨宵过,乱蹴泥黏碧藓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樾径:树荫下的道路。
  • 麇䴥:麇(jūn),指獐子;䴥(jiā),古同“豭”,指公猪。这里泛指野生动物。
  • :踩,踏。
  • :粘附。
  • 碧藓:绿色的苔藓。

翻译

询问病人的声音在树荫小道上稀少,清晨飞翔的孤鸟到了傍晚也会飞回。 昨夜,野生动物为了躲避猛虎匆匆经过,它们乱踩的脚印粘上了绿色的苔藓,留下了斑斑痕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个静谧而略带忧郁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关注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诗中“问病人稀樾径閒”一句,既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隐含了人世的冷清与孤独。“朝飞孤鸟暮飞还”则进一步以孤鸟的归巢,象征生命的循环与归宿。后两句通过野生动物逃避猛虎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洞察和悲悯情怀。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