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圣制偶成

絜短仁斯在,求仁恕是方。 圣谟开要妙,末学谢荒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絜短(xié duǎn):指自己的才智或德行有所不足。
  • 仁斯在:仁德就在这里。
  • 求仁恕是方:寻求仁德和宽恕是正确的方向。
  • 圣谟(mó):指圣人的教导或策略。
  • 要妙:精妙之处。
  • 末学:指自己的学问浅薄。
  • 谢荒唐:谢绝荒诞不经。

翻译

我的才智虽有限,但仁德就在这里,寻求仁德和宽恕是正确的方向。圣人的教导揭示了精妙之处,而我这浅薄的学问,应当谢绝一切荒诞不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识的自谦,同时强调了追求仁德和宽恕的重要性。诗中,“絜短仁斯在”一句,既体现了作者的自知之明,也表达了对仁德的坚定追求。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圣人的教导与自己的学问,进一步突出了追求真理和避免荒诞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学问的谦逊态度。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