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黑发:指年轻时的头发。
- 勋名:荣誉和名声。
- 鬓犹苍:鬓角仍然苍白。
- 仙衔:指神仙的称号,这里比喻高贵的地位。
- 丹台籍:指仙人的名册,比喻被列入仙班。
- 乐事:愉快的事情。
- 绿野堂:指隐居的地方,这里比喻宁静的生活。
- 琼露:比喻美酒。
- 汉掌:汉代的掌故,这里指珍贵的酒器。
- 玉桃:比喻珍贵的果实。
- 南飞:指南迁,比喻隐退。
- 仙人鸾鹤旁:指仙人身边的神鸟,比喻高雅的环境。
翻译
年轻时功名显赫四方,如今七十岁,鬓角依旧苍白。 已获得仙人的称号,享受先开启的隐居生活。 几杯美酒如琼露般珍贵,玉桃般的果实近在咫尺。 南飞的身影与仙人相伴,暂时停留在仙境的鸾鹤旁。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年长者的功名与隐逸生活。诗中,“黑发勋名在四方”与“于今七十鬓犹苍”形成对比,展现了主人公从年轻时的辉煌到老年的淡泊。后几句则通过“仙衔”、“绿野堂”、“琼露”、“玉桃”等意象,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与仙境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长者高尚品格的敬仰。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
方献夫的其他作品
- 《 同赵元默游朱鸟洞因欲乘潮去未欢而别 》 —— [ 明 ] 方献夫
- 《 恭和圣制恭奉祖训及皇考手泽于内宫元夜设灯致庆 》 —— [ 明 ] 方献夫
- 《 次韵答邓贲斋 其二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六 》 —— [ 明 ] 方献夫
- 《 寄同年孟望之御史谪官桂林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七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五 》 —— [ 明 ] 方献夫
- 《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 —— [ 明 ] 方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