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徨徨未得居山伴,结屋聊依野寺邻。 何处碧山来学士,西樵白马问吾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湛甘泉:人名,即湛若水,明代学者。
  • 内翰:古代官名,指翰林学士。
  • 安南:古代对越南的称呼。
  • 西樵:地名,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野寺:指偏僻的寺庙。
  • 碧山:此处指西樵山,因其山色青翠如碧玉而得名。
  • 白马:可能指西樵山的一个景点或象征性的马。
  • 问吾津:询问我的渡口,比喻询问我的所在或寻求我的帮助。

翻译

我徘徊不定,尚未找到山中的居所,暂时在野寺附近搭建了小屋。 不知何处,学士湛甘泉从安南归来,来到碧绿的西樵山,寻找我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方献夫对友人湛甘泉归来的期待与未能相见的遗憾。诗中,“徨徨未得居山伴”描绘了诗人寻找隐居之地的迷茫与孤独,而“结屋聊依野寺邻”则显示了他在等待中的无奈与暂时的安顿。后两句通过“何处碧山来学士”和“西樵白马问吾津”的设问,既表达了对湛甘泉的敬仰,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隐逸情怀与对友情的深切思念。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