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赤壁图

· 王绂
当年坡老谪黄州,与客曾从此地游。 箫舞潜蛟幽壑底,船迎孤鹤断矶头。 半篷月色冰轮晓,万顷波光玉宇秋。 三国英雄谁复在,一樽还为酹江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坡老:指苏轼,因其号东坡居士,故称坡老。
  • :贬官,流放。
  • 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苏轼曾被贬至此。
  • 箫舞潜蛟:形容箫声悠扬,如同潜藏的蛟龙在幽深的壑底舞动。
  • 孤鹤:孤独的鹤,常用来象征高洁或孤独。
  • 断矶头:断崖的尽头,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
  • 冰轮:指月亮,因其圆润如轮,清冷如冰。
  • 玉宇:指天空,也形容华美的宫殿。
  • 三国英雄:指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
  • :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翻译

当年苏轼被贬至黄州,曾与宾客一同游历此地。箫声悠扬,仿佛潜藏的蛟龙在幽深的壑底舞动,船只迎接孤独的鹤飞过断崖的尽头。半空中悬挂着如冰轮般的明月,照亮了清晨,万顷波光闪烁,映照出秋日天空的华美。三国时期的英雄们如今何在?我举杯祭奠,将酒洒向江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赤壁图景,回忆了苏轼贬谪黄州时的游历情景,并借以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箫舞潜蛟”与“船迎孤鹤”形象生动,展现了赤壁的幽深与孤独。后两句以月色和波光映衬秋夜的宁静与壮阔,末句则通过对三国英雄的追问,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缅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丰富。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