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姑苏吴文刚中和堂
吴君有道者,隐处入松陵。
堂构中和在,人将太古称。
箕裘今奕叶,簪绶世飞腾。
榻有留徐稚,门多候季膺。
兴来书满案,欢极酒如渑。
山水长招隐,琴樽或聚朋。
桃溪春涨小,笠泽晚波澄。
芳草帘频捲,孤云几独凭。
松江全带雨,苕水半流冰。
琳馆闻霜磬,香台见夜灯。
茆亭深絓月,雪洞尽垂藤。
贤圣惟心到,乾坤一气凝。
仲尼嗟已远,兹道更谁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
- 奕叶:比喻家族的连续。
- 簪绶:古代官员的冠饰和印绶,代指官职。
- 徐稚:东汉时期的隐士。
- 季膺:东汉时期的隐士。
- 渑:古代水名,这里形容酒多如水流。
- 笠泽:古代水名,即今太湖。
- 苕水:古代水名,即今苕溪。
- 琳馆:指道观或寺庙。
- 香台:指佛寺。
- 茆亭:茅草覆盖的亭子。
- 雪洞:指深山中的洞穴,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地。
- 仲尼:孔子的字。
- 徵:寻求,追问。
翻译
吴君是一位有道德的人,隐居在松陵。他的中和堂构造得古朴典雅,人们称他为太古之人。他的家族世代传承,官职显赫。他的家中常有隐士徐稚和季膺的等候。他兴致来时,书案上总是堆满了书,欢乐至极时,酒如渑水般流淌。山水之间,他常招引隐士,琴樽之间,或聚朋会友。春天,桃溪的水涨得小,晚上,笠泽的波光清澈。芳草间,帘子频频卷起,孤云几度独自凭依。松江上,雨雾缭绕,苕水半流冰。在琳馆中,可以听到霜后的磬声,在香台上,可以看到夜间的灯光。茆亭深处,月亮悬挂,雪洞中,藤蔓垂落。贤圣之人,心灵所至,天地间一气凝结。孔子叹息已远,这条道路,还有谁来追寻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文刚中和堂的隐逸生活和其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箕裘今奕叶,簪绶世飞腾”展现了其家族的显赫和连续,而“榻有留徐稚,门多候季膺”则体现了其与隐士的交往,显示了他的高洁品格。诗中“山水长招隐,琴樽或聚朋”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中和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吴君高尚品格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