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助教兼似胄监诸友

· 王恭
奉诏西游匹马迟,金陵山水帝王畿。 乡书见雁休愁寄,官舍闻莺晓梦归。 白首桥头听夜漏,青云池馆醉春衣。 遥怜璧水多麟凤,天子临雍世所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胄监(zhòu jiān):古代官名,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帝王畿(jī):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是帝王的直辖区。
  • 璧水:古代指皇宫中的水池,这里指皇宫或国子监。
  • 临雍:指皇帝亲临国子监讲学,是一种尊师重教的仪式。

翻译

奉诏前往西方游历,独自骑马缓缓而行,金陵的山水环绕着帝王的都城。 家书传来,看到雁群飞过,便不再愁寄信之事,官舍中听到莺鸟的鸣叫,清晨的梦境似乎带我回到了故乡。 在白首桥头听着夜晚的更漏声,青云池馆中醉意中穿着春天的衣裳。 遥想皇宫中众多的才俊,天子亲临国子监讲学,这样的盛世景象世间罕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奉诏西游的情景,通过对金陵山水、乡书雁影、官舍莺声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帝王都城的向往。诗中“白首桥头听夜漏,青云池馆醉春衣”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留恋。结尾的“遥怜璧水多麟凤,天子临雍世所稀”则寄寓了对国家昌盛、文化繁荣的赞美和期待。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