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搜粟:指征收粮食。
- 作尉:担任县尉,古代官职。
- 富民:富裕的百姓。
- 封侯:封为侯爵,古代贵族的封号。
- 大姓:指有势力的家族。
- 输饷:运送军粮。
- 军储:军队的储备物资。
- 借上筹:借用上级的计划或资源。
- 帆樯:船帆和桅杆,代指船只。
- 粳稻:一种稻米。
- 百城:许多城市。
- 鼓鼙:战鼓,代指战争。
- 部曲:部下,军队。
- 穷卒:贫穷的士兵。
- 主将:军队的主要将领。
翻译
当年我曾负责征收粮食并担任县尉,富裕的百姓何以也能封为侯爵。 如今却让有势力的家族负责运送军粮,谁能相信这是借用上级的计划。 千里之外,船只满载着白色的粳稻,许多城市在秋天的战鼓声中显得烟水朦胧。 仍然听说部下中有许多贫穷的士兵,这一天我远远地分担了主将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军粮运输的情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诗中“搜粟当年曾作尉”与“富民何事亦封侯”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如“千里帆樯粳稻白”和“百城烟水鼓鼙秋”,生动地描绘了军粮运输的艰辛和战争的氛围。结尾的“此日遥分主将忧”则体现了诗人对军中贫困士兵的同情和对主将忧虑的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关注和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