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宪使中美之四川

· 王绂
持斧远临西蜀去,绣衣荣作外台臣。 威行一道霜风肃,恩被重霄雨露新。 剑阁山川当岁晚,锦城花柳待阳春。 驱驰好叱王尊驭,圣主深怀在远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持斧:指拿着斧头,古代官员出行时常用斧头作为仪仗,象征权威。
  • 西蜀:指四川地区,古代称为蜀。
  • 绣衣:古代官员的官服,这里指官员。
  • 外台臣:指在朝廷之外的地方任职的官员。
  • 威行:威严的行动。
  • 霜风肃:比喻严酷的治理。
  • 恩被:恩惠覆盖。
  • 重霄:高空,比喻朝廷。
  • 剑阁: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是古代蜀道的要冲。
  • 锦城:成都的别称。
  • 花柳:指春天的花木。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驱驰:奔走,指忙于公务。
  • 王尊:人名,西汉时期的官员,以勤政著称。
  • 圣主:指皇帝。
  • 在远人:指皇帝对远方人民的关怀。

翻译

你带着斧头远赴西蜀去任职,身穿华丽的官服,作为朝廷外的地方官员。你的威严行动如寒风般严酷,恩惠如雨露般滋润着高远的天空。剑阁的山川正值岁末寒冷,而锦城的花木正等待着温暖的春天。在忙碌的公务中,愿你像王尊那样勤勉驾驭,因为皇帝深深关怀着远方的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绂送别石宪使前往四川任职的作品。诗中,王绂赞美了石宪使的威严与恩德,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通过“持斧”、“绣衣”等词语,描绘了石宪使的尊贵与权威;而“霜风肃”、“雨露新”则形象地比喻了他的治理风格和恩泽。最后,诗人以王尊为榜样,希望石宪使能勤政爱民,体现了对远方人民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切期望。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