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 王绂
到京谁信寡交亲,每每欢和却变嗔。 俯仰顺人那尽意,浮尘随处漫容身。 樽前强作忘情醉,镜里俄看老鬓新。 昨夜梦归江上路,临风高振客衣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ēn):生气,发怒。
  • 俯仰顺人:指随波逐流,迎合他人。
  • 浮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樽前:酒杯前,指饮酒时。
  • 忘情:不受情感影响,超脱。
  • 镜里:镜中,指照镜子时。
  • 老鬓新:指新出现的白发,暗示衰老。
  • 江上路:江边的路。
  • 客衣尘:旅人衣服上的尘土,象征旅途的艰辛。

翻译

来到京城,谁会相信我交游甚少,每次与人欢聚却常变成愤怒。 我总是迎合他人,这怎能让我完全满意,就像浮尘一样,随处可容身。 在酒杯前勉强装作忘情地醉去,镜中却突然看到新添的白发。 昨夜梦中回到江边的路上,迎着风,高高地振起旅人衣服上的尘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京城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到京谁信寡交亲”直接点出了诗人在京城的人际关系疏离,而“每每欢和却变嗔”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后两句通过对“俯仰顺人”和“浮尘随处”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在世俗中的无奈与自我放逐。最后两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乡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世界。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