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上吕梁洪

· 王绂
黄河从西来,万里走浊浑。 吕梁乃故道,势若逸马奔。 我来趋王程,至此日已昏。 挽夫识予意,驾牛乘夜喧。 滩回石乱斗,水与船相吞。 攀援一失势,转眼不可存。 巨缆虽云牢,怀畏时自扪。 须臾际安流,稍觉宁心魂。 因之劳其勤,斗米代双樽。 汝劳勿复道,吾侪赖君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吕梁洪: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吕梁市。
  • 王程:指朝廷的使命或任务。
  • 挽夫:拉船的工人。
  • 驾牛:指用牛拉船。
  • 斗米:古代计量单位,一斗米约为十二斤。
  • 双樽:古代酒器,这里指代酒。

翻译

黄河从西边奔流而来,万里波涛滚滚,水色浑浊。吕梁是它古老的河道,水势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奔腾。我为了完成朝廷的使命,来到这里时天色已晚。拉船的工人理解我的意图,于是用牛在夜晚继续拉船前行。河滩上石头错落,水流与船只相互吞噬。一旦攀爬时失去平衡,转眼间就可能不复存在。虽然巨大的缆绳看似牢固,但我心中仍时常感到畏惧。不久后到达平静的水域,稍感心神安宁。因此我感激他们的辛勤,用斗米来代替酒以示感谢。你们的辛劳不必多说,我们这群人全靠你们的恩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暮色中乘船穿越吕梁洪的惊险经历,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紧张的航行场面,展现了黄河的雄浑与航行的艰险。诗中,“黄河从西来,万里走浊浑”一句,以磅礴的气势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壮阔。后文通过对夜晚航行、河滩石乱、水船相吞等细节的刻画,传达了旅途的艰险与内心的紧张。最后,作者以感激的口吻表达了对挽夫辛勤劳动的认可与尊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依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明代纪行诗。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