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良箴云山幽隐图

· 王恭
沧江湛回流,野树带远色。 白云东山来,雅与幽兴集。 静抚丘中琴,时散林下帙。 余亦淡荡人,相期此投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江:泛指江水。
  • :清澈。
  • 回流:水流回旋。
  • 野树:野外生长的树木。
  • 远色:远处景色的色彩。
  • :高雅。
  • 幽兴:深远的兴致。
  • 静抚:静静地抚弄。
  • 丘中琴:山丘上的琴。
  • 林下帙:林间的书籍。
  • 淡荡人:心境淡泊的人。
  • 相期:相约。
  • 投迹:留下足迹,指隐居。

翻译

江水清澈回旋,野外的树木带着远方的色彩。 白云从东山飘来,恰好与深远的兴致相聚。 静静地抚弄山丘上的琴,偶尔在林间翻阅书籍。 我也是一个心境淡泊的人,期待与你在此隐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隐逸图景,通过“沧江”、“野树”、“白云”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静抚丘中琴,时散林下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情景,而“余亦淡荡人,相期此投迹”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理想。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