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自牧水墨山水

· 王恭
鸟外悬萝青几峰,红泉翠壁花蒙茸。 人间不见问津者,林下空馀避世踪。 昨夜山中度凉雨,落木寒猿半窗曙。 日夕天空镜水深,不辨仙源在何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蒙茸:茂密丛生的样子。
  •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探求途径或尝试。
  • 落木:落叶。
  • 镜水: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翻译

几座青山在鸟儿飞翔的天空下悬挂着藤萝,红色的泉水从翠绿的崖壁间流过,花丛茂密。 在这人世间,已经找不到探寻路径的人了,只有林中还留有逃避世俗的踪迹。 昨夜山中下了一场凉雨,落叶和寒猿的声音伴随着半开的窗户迎来了曙光。 日落时分,天空晴朗,水面如镜,深不见底,已经分不清仙境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画面,通过“鸟外悬萝”、“红泉翠壁”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神秘。诗中“人间不见问津者,林下空馀避世踪”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末句“日夕天空镜水深,不辨仙源在何处”则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