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莫斋居即事

檐树扶疏带乱鸦,萧斋只似野人家。 纸窗猎猎风生竹,土盎浮浮火宿茶。 日色射云时弄彩,雨丝吹雪不成花。 庭中卉物凋零尽,独有苍松领岁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莫:岁末。
  • 斋居:在书房中居住。
  • 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 萧斋:冷清的书房。
  •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动的声音。
  • 土盎:土制的容器。
  • 浮浮:形容火光闪烁的样子。
  • 火宿茶:用火加热的茶。
  • 射云:阳光穿透云层。
  • 弄彩:闪烁着光彩。
  • 雨丝:细雨。
  • 吹雪:飘落的雪花。
  • 不成花:形容雪花没有形成花朵的形状。
  • 庭中卉物:庭院中的花草。
  • 凋零:枯萎,衰败。
  • 苍松:青翠的松树。
  • 领岁华:引领岁月的流逝。

翻译

岁末在书房中即景,檐下的树木枝叶茂盛,夹杂着纷飞的乌鸦,冷清的书房宛如野外的人家。纸窗上风声猎猎,吹动着竹林,土制的容器中火光闪烁,茶水在加热。阳光穿透云层,时而闪烁着光彩,细雨飘落,雪花未成花朵的形状。庭院中的花草已经凋零殆尽,唯有青翠的松树依然挺立,引领着岁月的流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岁末时节书房的静谧景象,通过对比庭院中凋零的花草与苍松的坚韧,表达了岁月流转中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顽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扶疏的树木、猎猎的风声、浮浮的火光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结尾的苍松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岁月的流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