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二首其一

· 王恭
登埤望烽火,落日烟尘紫。 百战久不归,空闺泪如水。 汉兵十万馀,尽没长城死。 城下有精灵,啾啾月明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下曲:古代乐府诗题,多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 (pí):城墙上的矮墙。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空闺:指无人居住的房间,此处特指军人的妻子独守的房间。
  • 精灵:指死去的士兵的灵魂。
  • 啾啾:形容声音微小而悲切。

翻译

登上城墙的矮墙,远望烽火,夕阳下的烟尘呈现出紫色。 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久久不能归家,空荡的闺房中,泪水如流水般不断。 汉家的十万大军,全都埋没在长城之下,壮烈牺牲。 城下有那些英勇士兵的灵魂,在月光下发出悲切的啾啾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士兵家属的悲痛。通过“登埤望烽火”和“落日烟尘紫”的意象,传达了战争的紧张和边塞的荒凉。诗中“百战久不归,空闺泪如水”深刻表达了士兵家属的孤独和无尽的等待。结尾的“城下有精灵,啾啾月明里”则以超现实的笔触,描绘了战死士兵的灵魂在月光下的哀鸣,增添了诗的悲壮和神秘色彩。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