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怀古

· 王恭
遥遥稽山云,淡淡镜湖水。 云水两无心,千秋亦相似。 忆昔金门人,黄冠此山里。 恩荣□□□,但得遂初志。 兰亭何岧峣,修竹犹深邃。 欲识斯人居,寂寞山阴是。 我来吊遗踪,临风写幽意。 恻怆更何言,落日猿声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稽山: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古称会稽山。
  • 镜湖:即鉴湖,位于绍兴市。
  • 金门人:指在朝廷中任职的人。
  • 黄冠: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代官员。
  • 恩荣:指皇帝的恩宠和荣耀。
  •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举办兰亭集会的地方。
  • 岧峣(tiáo yáo):山高峻的样子。
  • 修竹:长长的竹子。
  • 山阴:古县名,今绍兴市。
  • 恻怆(cè chuàng):悲伤。

翻译

遥远的稽山云雾缭绕,淡淡的镜湖水波不兴。云与水都无心,千年来依旧相似。回忆起昔日朝廷中的人,如今在这山中戴着黄冠隐居。恩宠与荣耀已成过去,但得以实现最初的志向。兰亭高耸,修竹深邃,想要了解这位隐士的居所,就在这寂寞的山阴之地。我来此凭吊遗迹,临风写下我的幽深情怀。悲伤之情难以言表,落日时分,猿声四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稽山和镜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诗中回忆了昔日朝廷官员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淡忘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结尾的“恻怆更何言,落日猿声起”则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使整首诗充满了怀古之情和深沉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