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亭:古代设在城外大道旁的驿亭。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仗拥:仪仗簇拥。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一种仪仗,这里指代官员。
- 轺(yáo):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大参:古代官职名,指参政,即参与政事。
- 外省:指京城以外的省份。
- 清誉:清廉的名声。
- 中朝:指朝廷。
- 风回:风向回转。
- 海舶:海上航行的船只。
- 珠犀:珍珠和犀牛角,泛指贵重的物品。
- 瘴沴(zhàng lì):指瘴气,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
- 服远:使远方的人归服。
- 恩信:恩德和信用。
- 伫听:站着聆听。
- 嘉政:好的政绩。
- 民谣:民间歌谣,这里指百姓的赞誉。
翻译
在都亭向南望去,路途遥远,你被仪仗簇拥着,手持双旌,引领着轻便的马车离去。你被任命为大参,即将前往外省,人们都推崇你清廉的名声,在朝廷中传扬。风向回转,海上的船只带来了珍珠和犀牛角等贵重物品,雨洗过的闽山,瘴气消散。使远方的人归服,最重要的是建立恩德和信用,我站着聆听,期待你的好政绩能传播开来,成为百姓口中的赞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任大参前往福建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官员的威仪。诗中,“风回海舶珠犀集”一句,既表现了福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暗示了任大参将带来的繁荣。末句“服远最宜恩信立,伫听嘉政播民谣”,则表达了对任大参政绩的期待,希望他能以恩信感化远方,赢得民心,传播美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