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逢故人坟

· 王恭
系马荒林下,萧条对古坟。 伤心逢断碣,挥泪读遗文。 宿草今谁泣,清?不可闻。 空馀三尺剑,落日挂楸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断碣:残破的石碑。
  •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比喻亡友。
  • ?:古同“猿”,猿猴。
  • 楸枌:楸树和枌树,这里指墓地旁的树木。

翻译

我系马于荒林之下,孤独地面对着古老的坟墓。 心中伤感地遇到了断裂的石碑,挥泪阅读着上面的遗文。 墓地上隔年的草已无人哭泣,清冷的猿声也听不见了。 只剩下三尺长的剑,夕阳挂在墓旁的楸树和枌树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行途中偶遇故人坟墓的情景,通过荒林、古坟、断碣、遗文等意象,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怀旧之情。诗中“宿草今谁泣”一句,既是对亡友的怀念,也透露出世事无常、人生易老的感慨。结尾的“三尺剑”和“落日挂楸枌”则增添了一抹悲壮和凄凉的色彩,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