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客夜

· 王恭
钟断夜色寒,孤吟客衣薄。 月色半城虚,砧声四邻作。 更残酒气微,坐久灯花落。 乘兴理归帆,四望无诸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冶城:古地名,今南京市。
  • 孤吟:独自吟诗。
  • 砧声:捣衣声,古时洗衣时常用砧杵捣打衣物,声音在夜晚尤为明显。
  • 灯花:灯芯燃烧后形成的灰烬,形状似花。
  • 归帆:回家的船。
  • 诸郭:周围的城市或村落。

翻译

夜色中钟声已断,寒意袭人,我独自吟诗,感到衣衫单薄。 月光照亮了半座城,四周传来捣衣的声音。 夜深了,酒意渐消,我坐了许久,灯花也随时间落下。 趁着兴致,我整理归家的船只,环顾四周,却看不到任何城市或村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通过“钟断夜色寒”、“孤吟客衣薄”等句,传达了夜晚的寂静与寒意,以及旅人的孤独感。月光与砧声的对比,增强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真实感。最后,诗人决定整理归帆,四望却无任何城市或村落,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归途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王恭对夜晚和旅途的深刻感受。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